北京体育新增乒乓球,在北京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中,明确:北京中考体育过程性考核占40分,包括学生体质健康考核(含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1分钟跳绳等)、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现场考试30分,包括4类22项考试内容,其中新增乒乓球、体操、武术、游泳等14个项目,每名同学可从不同类别中挑选4项。
目前内蒙古各盟市已全部将体育纳入中考。按照要求,到2025年各地要将体育考试分值将提升至80分,并明确要坚持体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定位。同时,内蒙古计划从2022年9月初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纳入中考体育平时成绩,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和方式,设置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按照注重人人、注重参与、注重过程、引导发展的原则,以能够真实反映学生身体机能素质为目标,科学设定考查与考核等级与分数相结合的形式,制定中考体育平时成绩换算办法。
2021年12月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其中提到,改进初中、高中体育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办法,推行“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方式确定体育科目成绩。自2022年起,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科目考试分值占比。
2021年10月13日,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其中明确,从2024年起,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由目前的70分提高到100分(即从2021年秋季入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新的中招体育考试方案明确,从2024年开始,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其中,过程性评价在中招体育考试总分中占30分,即初一和初二两个学年,每学年各15分,过程性评价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等构成。
终结性评价在中招体育考试总分中占70分,在初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由必考、抽考和选考等组成,项目设置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中选取,主要测试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技能等。
2021年10月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出炉。《方案》明确,自202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从2024年起,宁夏中考体育成绩以70分计入。
根据方案,宁夏学生中考体育成绩由个人过程性评价测评成绩和统一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过程性评价测评成绩20分,统一考试成绩50分。
过程性评价测评主要考查学生体育课学习(课时数、考勤等)、日常参与体育锻炼等情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三部分内容。学生体育课学习和日常参与体育锻炼等情况每学期考核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视力、体重指数(BMI)每学年组织测试一次,由各学校组织实施。
统一考试则由宁夏教育厅规定测试项目范围、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各市、县(区)统一组织实施,采用“必考项目+选考项目+专项运动技能”方式进行,每个学生应参加四个项目的考试。
2021年10月20日,海南省教育厅印发《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方案(2021年修订)》,其中明确,自2022年起,调整中考体育科目考试方式为必考+选考,除跑步这一必考项目外,增加选考项目,游泳、跳绳及三大球将逐渐被增加至选考项目中,中考体育总分也将于2024年起增加至60分。
2021年9月24日,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小学应将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之中。推进初、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改进中考体育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执行 过程评价 + 基础知识 + 现场测试 相结合的考试方式。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权重,由过去不低于中考成绩总分的 5%,到 2025 年提升至 10% 以上。
成都市明确2022年起进入新体考模式,总分由50分提高到60分,增加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过程性考核)10分。统一考试项目由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长跑3项,调整为4类,其中两类为必考项目,两类为自主选考项目。
成都市发布中考招生新规,明确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和职普融通班招生计划、构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新模式、增加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等内容。新规将从2022年成都市中考招生开始执行。
预备时,双脚前后开立,惯用脚在前,两脚前后间距是1个脚的距离,左右间距是与肩同宽或微比肩宽。屈膝降重心,身体微前倾,以右脚在前为例:左侧臂屈肘在前,右侧臂屈肘于身后。听到老师发出起跑口令,学生需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前冲出去,起跑后注意不要突然抬头或提高重心。
起跑后第一步落地不要有停顿或跳动的现象。后蹬要用力,摆动腿积极前摆下压。前脚掌撑地,两臂配合双腿快速地前后摆动。注意身体慢慢抬起,保持前倾。
途中跑时,后蹬腿的髋、膝、踝关节要尽可能的充分蹬直,积极送髋。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小腿随惯性折叠,并将同侧髋带出。重心尽量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头部保持正直,下颌微收,身体前倾。双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前摆稍向内,高度不要超过下颚,不要超过人体中线 冲刺跑
800米与1000米跑都属于中距离跑。练习中距离跑能够提高心脏供血能力,发展有氧耐力,同时培养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立定跳远是指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是集弹跳、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和技术等方面的身体素质于一体的运动 ,可以培养快速果断的精神。
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屈膝使膝盖前伸落地缓冲。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培训班》是首个最具权威性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国家级证书,是体育培训机构提升教练资质的最佳选择,也是最适合体育教练和体育老师自我提升的职业技能;课程由国内专注体能训练、运动心理、教育及卫生等多领域的权威专家,调查中国10万个家庭样本、历经数年研发,是专门针对2-6岁幼儿和6-15岁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设计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训练与培训体系,该课程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培行业树立了标准,该专业培训成为培养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基层教练人才的新平台。证书编号备案登记、全国通用、长期有效、无需年检,可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官网查询。
校外体育培训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在迎来政策红利的同时,持证上岗、规范监管yy易游平台也将进一步加强,教练资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非学科类人员(体育类)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 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将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培训机构的星级评定工作,定期发布白名单、黑名单,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将迎来规范发展。
2021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明确提出,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至少持有一个证书。中小学校在完成教学计划后,应因地制宜将体育场地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可组织学校体育社团或遴选符合条件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等为学生提供课外体育培训服务。
2022年1月,体育总局青少司编制完成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要求》行业标准,其中在执教人员资质中明确了:执教人员应持有国家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上岗工作。
2022年3月,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公告》提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报名提示:直接扫上方二维码,进入官方唯一授权报名系统,完成缴费报名。证书全国通用、终身有效。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